思想交锋

从徒步中感悟人生

作者: 董娇娇     时间: 2024-03-08     

西安驴友圈有种说法叫“坐拥秦岭不远行”。每次徒步行走在秦岭七十二峪中,在静谧与雄阔的大自然面前,只觉自己相当渺小,秦岭是宽容的慈母,也是峻厉的严父。这世间总有些地方是现代先进设备无法到达的,想要造访只能凭借自己的双腿丈量,秦岭绝不会辜负你辛苦攀登,在人迹罕至处定会让你感慨,所有付出都值得。我喜欢徒步爬山,不仅是因为无以名状的美景,更是因为在这过程中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。

区别于景区登山,徒步登山是在崎岖小道上跋涉,没有石阶,没有缆车,在本来没有的路上踩出一条路,而沿途的风景却让人惊喜连连,春之生机、夏之热烈、秋之成熟与冬之冷峻,都可以在山水间一一体味。徒步登山要跟着自己的节奏,不能赶,我的速度不快但我决心够强,所以基本都是先遣队上去的,上去的早就能有足够的时间享受美景。不愿意拖累伙伴,在苦心拔高的时候,往往有一段路是我一个人在走,空山中忘了害怕,只注意看着路标,不时回应伙伴的问候,回声在山间来回穿梭。那时候心无杂念,眼睛脑海只有眼前两三米的崎岖。我总是告诉自己,走到前边的怪石、前边的野花、前边的枯木、前边的小溪流、前边的标记牌,在看看前边是什么,脚步始终未曾停歇。当钻出密林到达垭口,眼前树木豁然变成了草甸,视野忽然开阔,天高云脚低,即使在高山顶上竟也有了苍远寥廓之感。顾不上劳苦,只是满心感激大自然给我恩赐的美景。在人生路上也是如此,需要脚踏实地,一步一个脚印,不能追求一时的突飞猛进,人不能也无法超越他应当经历的阶段。古人云: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做人也同样要在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的过程中,不断求索,砥砺自我。

徒步登山有上坡也有下坡,有平坦的林场路也有陡峭的悬崖,有悠长的林荫小道也有崎岖的石海嶙峋,在徒步过程中,总要拿出“逢山开路遇水架桥”的架势,克服重重困难才能达成目标。人生同样是既有一帆风顺,也有坎坷曲折。如果因为一时的困难挫折而灰心丧气,是永远不会取得成功的。“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”,只要勇于追求、持之以恒,任何艰难险阻都可战胜。我喜欢站在山巅环顾群山,云海在脚下徘徊,极目远眺,有心旷神怡、宠辱皆忘之感。但即便已经登上一座山峰,也会看到山外有山,所以每次徒步登山总有一番新的发现,总有一些新的感受,又总是一个新的起点。因此做人要谦虚谨慎,戒骄戒躁,要始终有敬畏之心,不能因小成绩而洋洋自得,要始终保持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的心境。

回顾我徒步登山的历程,刚开始登山是因为山色壮美,回归大自然,可以让我切身体会到自由和畅快;登顶几座山峰后,心态就有了变化,山峰彷佛变成了我必须要战胜的目标,不登顶誓不罢休;在后来爬山,心态趋向缓和,要想登顶不但要有足够的主观能动性,还得考虑天时地利,即使不能登顶也同样可以享受沿途的奇遇。或许我们在人生中,也会经历“看山是山,看山不是山,看山还是山”的过程。

在思创学习中,我系统学习了《道德经》,从中得到了相似的人生解答,老子称“不敢为天下先”。老子的“无为”不是无所作为,而是主张“为”的基础是不刻意地“为”。这样的“作为”是顺乎自然而为的。所以到了看山还是山的境界,或许才能真正体会“人本是人,不必刻意去做人;世本是世,无须精心去处世”,这或许才是做人与处事的意味。(思创2401届——董娇娇)

上一篇:读书的力量 ——思创“我的读书体会”主题班会感悟 下一篇:从“三思而行”品人生智慧